环球焦点!安徽天长:“三个创新”盘活土地经营权

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天长市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政策,突出抓好机制、体系、平台创新,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截至2022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超100万亩,流转率达75%,其中300亩以上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比率达65%。

抓机制创新强监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天长市出台了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组织各镇(街道)建立评审小组,强化对流入主体特别是社会资本资格审查和农业生产项目评估,严把准入关;合理确定流转规模,实行分级备案管理,建立流转租金预付制度和风险保证金制度,严把监管关;强化流转土地用途监管,加强流转费用兑付监督,规范退出处理程序,严把退出关,建立健全准入退出机制。

该市全面推广使用《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制定《天长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鉴证办法》,合同规范率达100%。明确对通过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流转交易的,由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鉴证;未经平台流转交易的,由各镇(街道)根据流转交易当事人申请进行鉴证。

以村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台账,公开价格发布机制。根据农业产业分布情况,在全市范围内选择50个村作为农村土地流转价格监测点,定期统计分析土地流转价格数据,科学形成指导价格,为流转双方协商提供参考。

抓体系创新优服务

在全市基层农经、农技人员中遴选熟悉政策、技术的专(兼)职辅导员120名,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实行分级指导、分片包干,开展结对帮扶,为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拓展等辅导服务。

联合全市431个家庭农场,组建家庭农场协会,实现家庭农场抱团发展。引导家庭农场参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目前已有104个家庭农场和36个合作社参与联合体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28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8家。

农业农村、金融、市场等部门对接会商,根据农业经营主体财务收支情况、经营者个人信用记录等信息,开展信用评级,构建信贷支持体系。已完成700余个经营主体信用评级,累计发放“农担贷”“信用贷”等各类涉农贷款5.4亿元。

抓平台创新增活力

天长市借助省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软硬件平台和信息化手段,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各镇(街道)依托为民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由村(社区)工作人员担任信息员,完善市镇村三级服务网格。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的制度流程,该市制定出台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对交易品种、方式、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编印《农村产权交易指导手册》《农村产权交易业务流程》等指南文件,分期分批对市镇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推动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工作顺利开展。

该市组织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部门引导各行业、各领域农村产权进场交易,纪检部门全程跟踪监督。近五年来,全市累计进场项目828宗,成交项目653宗,成交总金额2.12亿元,涉及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林权等多个种类,其中通过平台交易的土地流转面积达23.5万亩。(魏玉军 彭大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