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合同违约金怎么算
制定合同违约金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合同双方当事人对违约赔偿标准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违约金没有约定的,一般不得超过因其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失的30%。
找法网提醒,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的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二、定金和违约金的区别是什么
1.根本目的不同。定金是以确保债权的实现为根本目的,因此定金属于担保的一种形式。而违约金根本目的是制裁违约行为,是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2.交付的时间不同。定金只能在合同履行之前交付,而违约金只能在当事人一方违约后交付。所以,定金具有预先给付和征约的作用,而违约金不具有这些作用。
3.发生的根据不同。定金是由当事人双方在定金合同中约定的,而违约金一般是当事人自己约定的。
4.确定的标准不同。定金的数额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数额,定金最高不能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无效。而违约金因具有预定赔偿金的性质,是根据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额来确定。
三、违约金约定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载有违约金条款的合同无效、被撤消、不被追认或不成立,违约金的约定也无效;
2.违约行为发生,至于违约行为的类型,应视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直接规定;
3.原则上要求违约方有过错,或者是故意,或者是过失。
4.在违约金系赔偿损失额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约定违约金与赔偿损失并存,使守约方获取“不当得利”,可以认定违约金的约定无效;
5.在法定违约金场合,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违反法律规定的,一般都是部分无效。